第九十一章 磁约束(1/2)

作品:《人类失踪,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

二次加压推进技术虽然比不上高速离子推进技术,但相比起传统的化学燃料推进技术具备无可比拟的优势。

从基本原理来看,它其实也是很简单的。

它首先也采用化传统的化学燃料作为推进剂,譬如液氢液氧,甲烷液氧之类。

这些化学燃料在燃烧室之中燃烧后,温度和压力会急剧升高,这便是所谓的第一次加压。

传统的推进方式,是在高温高压气体生成之后直接将其喷射出去,并由此获得反推力。

但二次加压推进技术则是,在第一次燃烧加压之后,这些气体并不喷射出去,而是引入到另一个腔室之中。

核裂变反应堆便布设在这个腔室旁边。

核裂变过程会释放难以想象的高温,而温度与压力相关,温度越高,压力便越高。

于是,来自核裂变反应堆的能量便为处于这个腔室之中,经过了第一次加压,原本就具备极高压力的气体再次加压。

这便是二次加压了。

二次加压之后,气体拥有的内能会膨胀到远超普通化学燃烧的地步。从喷射管喷射出去的速度也会远远超过普通化学燃烧的极限。

而反推力的大小与工质的喷射速度正相关。

原本的普通化学燃烧,气体工质的喷射速度不会超过五公里每秒。二次加压之后,它们的喷射速度便能提升到超过30公里每秒,足足提升到了原来的六倍!

于是这些工质的利用率,便也提升到了原来的六倍。

原本需要携带60吨燃料才能完成的航程,现在,只需要携带10吨即可完成!

这节省出来的50吨的质量份额,能多拉多少货物多少人?就算不多拉货物,还是装载60吨燃料,采取二次加压技术之后,飞船的速度能提升到多少?机动性增强多少?

这便是二次加压推进技术的优势所在了。

可以说,没有这项技术,单单依靠化学燃料推进,李青松根本就不可能完成从洛神星到内太阳系的,超过百亿公里的漫漫旅途。

现在,核裂变反应堆小型化的任务已经初步完成。

虽然还无法小型化到能装进战舰或者小型飞船里面,但至少大型货船是没有问题了。

既然如此,该展开二次加压推进技术的研究了。

李青松如临大敌,全力以赴,再度调集了自己麾下所有能动用的力量,展开了这一项当前阶段最为重要的科研攻关任务。

这项技术的基本原理虽然简单,但真正要在现实之中应用,难度甚至比核裂变反应堆的小型化还要难。

原因很简单,二次加压推进技术对于材料性能的要求太高太高了。

原本化学燃料燃烧就会释放极高的温度,已经需要极为先进的耐热材料才能将其束缚了。

二次加压之后,它们的温度会再度急剧升高,甚至提升到数万摄氏度的程度。

这种温度之下,哪种材料能顶得住?

李青松的物理和化学知识告诉他,没有任何材料能顶得住的。

这便意味着,李青松不可能使用任何传统的束缚方式,譬如造一个坚固的容器之类,将这些二次加压之后的气体束缚住。

必须要引入新的束缚方式。

幸好,李青松有另一种办法可以使用。

当经过二次加压过程,被核裂变反应堆加热到数万摄氏度的高温后,经由甲烷和氧气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,在这个温度之下已经无法保持气体状态。

构成它们的分子会被直接分解,电子也会从原子之中被剥离,形成等离子体。

既然是等离子体,那便会受到磁场影响,于是李青松便有了适当的束缚方式。

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人类失踪,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最新章节第九十一章 磁约束,网址:https://www.888gp.net/352/352237/9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