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1章清歌巧笑(一)(1/3)
作品:《一品丫鬟》孙姨娘的心里又怨又气。
可又不知这怨从何而起,这气从何而起。
这些都是自找的,怪不到别人身上。
那婆子吃过早饭,照例在外头轮值。看到孙姨娘踩着三寸金莲儿摇摇晃晃地过来了,再一瞧她的脸色儿,这婆子唬了一大跳。乖乖!孙姨娘瞧着就像一个纸糊的纸片人儿!
孙姨娘瞧见了她,这一看,气不打一处儿来。她想振作振作,过来喝斥这婆子,叫她跪下。可还没走几步,“扑通”一声,支撑不住,还是倒下了。几人过来将孙姨娘扶起来进屋子里躺着,又去玉夫人那儿通报。
文姨娘已经起来了,洗漱了后,便去玉夫人那用早膳。文姨娘体弱,虽然玉夫人不食荤,还是命厨房做了一碗肉皮馄饨,再送几碟牛肉片,还有一碗肉松咸蛋粥。
文姨娘拄着拐,缓缓坐下,就说了昨夜里的事。
玉夫人就淡淡地笑:“我还以为她有多机警呢,看来我高估了她了。”
文姨娘也笑:“她是太过自大,以前一向瞧不起我,自然认为我还像以前,唯唯诺诺,老老实实地受她的欺。”
玉夫人就点头:“用膳吧。”
她指着桌上热疼疼的粥菜:“多吃一点,你太瘦了。过几日,再叫一名郎中过来,调理调理,你的腿脚也就能行动自如了。”
“谢夫人。”文姨娘这声谢意是诚心诚意的。
“不用谢。你是我买来的。你要有个什么好歹,我的心里头也过意不去。”这句话,也是发自肺腑,诚心诚意。
二人就默默用早膳,一时无话。
外间儿,几个婆子就在外头报说孙姨娘晕倒了。王贵家的也在吃早饭,今儿她没和玉夫人一起吃,每个月里,王贵家的都好吃几口面食,什么鱼汤面、卤肉面、鸭腿面……炒面、烩面、云吞面……什么都来得。玉夫人就不好吃面。王贵家的馋嘴儿了,就背着玉夫人,有时也知会一声,自己去下面条,有时也叫人做。王贵家爱吃面条,只因她是北方人。每天只要吃上面条了,王贵家的心情就好了大半。
王贵家的一听孙姨娘昏厥了,忙忙儿地丢下饭碗,就进去报。
文姨娘一点不惊诧,玉夫人也是如此。二人对视了一眼,玉夫人方道:“既如此,请郎中给她看。”
可她马上又摇头:“不过因为腹泻多了,身体虚弱引起,委实也不该去请郎中。睡会子觉也就好了。”
玉夫人可不想给孙姨娘这么好的待遇。这些年,她在史府作威作福,怎么样虐待下人,她心里有数。
“是。”王贵家的巴不得与夫人这样嘱咐,赶紧出去提醒几个婆子不必多管闲事儿,“她就是犯懒了,多大的事儿?”
那史渊自那一日和玉夫人顶罪冲撞后,玉夫人的屋里也就少来。每日里,玉夫人又着亲信去告诉史渊:孙姨娘在她那里,怎样都好。文姨娘也住在那,她们三人好得就像亲姐妹似的。
史渊深信不疑。
他又有愧,因觉不该阻挡了夫人去蟠龙寺解救。
不过,他也听说,那蟠龙寺已经无碍了,虽死了几个人,但还是平静如常了。史渊想的是自己的事。他的心思不在那些什么寺院什么庙宇上。
他的官职是江城织造。
各位看官,织造是个什么官儿?前文已经提及,天云国只在江城一个地方设立专局,织造各种衣料,供皇帝和宫廷祭祀颁赏。这回史渊回来,也是有要事。他受了皇帝的命令,从外地回来,一方便搜寻江城反帝一党,另一方面便是遵照新皇的命令,在江城另外新建印染局。这也是大事,且又是琐事。
这是他的本务,不能丢的。
另,江城民间也兴起各种小型工场,生产绸缎布匹。这就与正统的织造局构成了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一品丫鬟 最新章节第131章清歌巧笑(一),网址:https://www.888gp.org/11_11437/13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