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章 寂寞似水似弦,华年如梦如眠(1/4)
作品:《三生三世步生莲》次日清晨醒来时,已是日上三竿,南征的大军早便去得久了。
我这剩下的半天也是浑浑噩噩度过,惝恍迷离,食忘举箸。南南陪我说了两句话,我也只沉浸在思绪里。
晚间,下弦月,绿痕石阶。
古琴,梅子青,烟气袅袅。
对着号钟坐了半晌,轻轻一抚,弹出些清冷的调子。
号钟本是黄帝之琴,作清角之弄,奏之如钟声激荡,号角长鸣,令人荡胸生云。
只是现下,我哪里奏得出叱咤风云。
低低地对号钟说:“相思黄叶落,白露湿青苔。”
号钟轻轻颤了一下,似乎受不住我的伤感。
我便叹道:“连宋走了,你也伤心的紧。”
“又不是回不来了,你这般矫情做给谁看?”
我嘴角抽了抽,云逸嘴巴向来恶毒。纵使我十分之同情他作为一只禁锢在古琴里的魂魄的悲惨处境,这时间也只觉着他当真是活该至极。
所幸他再无吭声,我亦沉寂下来,瞧着庭下如积水空明,水中藻荇交横,不过是四下里梅影交错。
若有所思,指尖一动,便奏起了一曲《寒山钟声》。
在柴桑山时,三生老头教我学琴,这《寒山钟声》他只对我弹过一次。我初初听这曲子,只觉着意境闲静,岁月悠悠,年华似水。纵是有微微惆怅,也只当清音袅袅,空灵至极了。
那时我因有择床的恶习,夜半里松涛声势浩大,长夜漫漫,无心睡眠。更常常听见窗外幽幽飘来《寒山钟声》的调子,更加睡不着。启窗要瞧瞧是不是三生老头大半夜作孽,却只见寒塘枯草,冷月花魂。半山处万树成黑影,霜天寂寥。
唐时有位落第才子,夜泊枫桥,留下一首诗传颂千古:
月落乌啼霜满天,江枫渔火对愁眠。
姑苏城外寒山寺,夜半钟声到客船。
我那时便想起这诗,只当诗人也有择床的毛病,宿在客船,半夜里还有钟声扰人清梦,自然是睡不着的。
直至后来听得久了,心里难受,常怔怔地便落下泪。琴声一夜不断,我亦一夜无眠,方知落第之痛,不遇之伤,那是何等的无奈。而我当时,理解得还太肤浅。
想孟秋时节,万物肃杀,天地冷清。月出于东山之上,徘徊于斗牛之间。白露横江,水光接天。
乌篷船系在枫叶掩隐的石拱桥边,薄雾萦绕对岸青山,寂寥宇廓。
星点渔火摇曳着天地的冷冷清清,满腹经纶的士子失意考场,落得个黯然返乡。
缥缈的钟声与失意的惆怅一唱一和。一唱即是千载,一和便是千载。
此曲本为悲曲,此音当为哀音。夜寂静,寒声碎。月华如练,寂寞似水似弦。
我将这曲子奏了一遍又一遍,直至第十遍中,一个音未挑好,徵弦砉然断裂。
我怔怔瞧着断裂处,一念之间想起许多年来,多少过往来客,千里迢迢到枫桥,只为追寻千年前诗人的遗思。
历史的战乱是永远也不会停止的。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便春风十里,也荠麦青青。念桥边红药,年年知为谁生?
南朝四百八十寺,许多寺庙消受不了侵蚀与冲刷,僧散寺荒,最终风化为野旷中的残垣断壁,散倚斜阳。
寒山寺几经凤凰涅槃的焚毁,奇迹般得到修葺重建的背后,是那位落拓秀才一夜无眠,一念成吟。
茂林修竹掩隐着千年古寺的青葱峻岭,寒拾遗踪黑瓦飞檐的三进坊楼,青石砌筑,楹联描金。
识心者,守之则到彼岸。诗人归之于彼岸,游客归之于彼岸。
而我,何去何归呢?
怔忪之下,却是对号钟说:“改日,请人给你修理。”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三生三世步生莲 最新章节第18章 寂寞似水似弦,华年如梦如眠,网址:https://www.888gp.net/112/112481/119.html